close

Mammoth Cave 國家公園跟我們之前去過的國家公園很大的不同處在於這個洞窟無法自行進入遊玩, 想要探索洞窟的奧秘只有付錢參加tours, 讓ranger領隊進洞並加以解說. 公園提供的tours總共有十幾種, 時間長短與難度不一, 端看個人的喜好自行決定參加. 
我在家的時候就看到國家公園網站上說這些tour在週末的時候很常爆滿, 最好提早預定以免向隅. 我和老吳看著十幾種的tours眼花撩亂, 決定使用刪去法, 首先, 時間太長的去掉, 因為老吳幻想洞窟裡頭有需要攀爬的懸崖峭壁, 我這個運動肉腳到最後會體力不支,  洞窟裡黑嘛嘛的也不好要別人先走我們隨後補上, 若是要人等我們也不對, 實在太可恥了, 所以超過五小時的去掉去掉去掉. 再來, 難度太高的去掉, 原因同上, 而且難度高的還要自備登山鞋, 我們只著普通球鞋, 不合格, 去掉去掉去掉. 最後再刪掉為小朋友特製的幼幼團和照相團(沒錯, 就是特別提供給想照相的人參加的)就剩下沒幾個. 我和老吳從中選了三個參加. 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有些太多, 後來真的到了國家公園才發現除了參加tours 沒什麼其他好玩的活動, 這裡叫猛瑪洞窟, 不進洞來這幹嘛?

所有參加tour的人都要到遊客中心集合領票, 前面說過這邊開放的tour總共有十幾種, 最大的tour可以讓上百個人參加, 所以遊客中心周圍盡是等待的人群.

 
<全都是等著要參加tour的人>

我們的第一個tour非常特別, 是唯一一個在晚上開放的tour, 叫做star chamber tour. 參加的人可以提著油燈跟著ranger進洞窟感受古早人如何在山洞裡從事他們的活動. 這一個tour的入口處叫做Historic entrance, 這是最早被人們發現的洞窟入口, ranger帶領我們走到入口處, 為我們講解一些關於這個洞窟的傳說, 大概就是以前有個印地安人為了追趕一隻熊於是發現了猛瑪洞窟云云...我站在山洞的入口感覺到寒風颼颼, 身旁的人紛紛把外套毛衣套上, 我才恍然大悟幹麻大熱夏天的大家幹麻帶著大外套? 不怕流汗嗎? 原來只有我跟老吳是狀況外的人...ranger解釋這個洞窟的溫度剛好跟室外成反差, 外面天氣熱時, 裡頭變成一個天然的冷氣房, 裡頭的冷空氣往外頭跑, 所以站在洞口覺得特別冷. 冬天的時候, 裡面反而溫度高些, 洞口還會冒出薄煙. 嗯....我隱約記得以前理化還是地球科學有學過什麼冷空氣熱空氣流動的東東,  但是理化和地球科學都不是我的強項(老吳內心的問號: 你有強項嗎???) 完全不太理解這是什麼原理, 而且這時候的我只忙著搓手搓腳忙著冷.

一行人大約三四十個, 由二個ranger帶領我們入洞, 一個在前一個在後, 確保沒人在黑摸摸的洞窟裡脫離隊伍. 進到洞窟後往裡頭前進就離洞口的光亮越來越遠, 所有的人就靠著幾盞油燈微薄的亮光緩慢前進, 洞窟裡的景觀也因為朦朦朧朧的更顯神秘. 隊伍行進時還不覺得冷的難受, 但是當ranger停下講解時, 我就冷的打哆索, 還好我讓老吳提一盞油燈, 原本是因為我膽小怕黑, 現在反而變成我取暖的工具. 

Ranger從頭到尾二個半小時嘴巴幾乎沒停過, 但是他說的東西我記得的有限. 這個tour主要說一些洞窟的歷史和一些古老的傳說, 譬如說以前有個人在山洞裡搞了個教堂, 讓大家週末時進洞窟作禮拜,  他的洞窟教堂位置離出口有段距離, 大家提著油燈走了一段路到教堂的位置後第一件事就是要交出自己的油燈讓此人統一管理. 於是, 從來沒有人在他的禮拜活動裡中途離席. (嗯! 真是個聰明的人!) 一二百年前的人也用這個洞窟做生意, 帶領遊客進山洞觀光, 他們要小費的花招不少, 譬如說幫遊客在洞璧上薰上遊客的大名, 或是問你從哪來? 喔! 田納西是吧? 我們從來沒有遊客從田納西來耶! 你要替田納西建一個精神小壘嗎? 他們的精神小壘就是用洞窟裡的石頭堆成一座小山而已. 看著洞壁上成千上萬的名字圖案與一堆堆的精神小壘, 我和老吳覺得很好笑, 以前的人實在是太好取悅了!



<石壁上遊客的名字>



<一堆亂七八糟的石堆>


<Kentucky的精神小壘>

Star Chamber tour之所以叫做Star Chamber Tour一定有原因, 我們走到最後到了所謂的Star Chamber, ranger讓我們抬頭望向石壁天花板, 這裡的石壁特別之處在於它們發出亮亮的反射, 就好像觀賞天上星星一般的感覺. 古早的導遊在這個地方賺小費的方法就是問遊客的名字, 喔! 你叫小明, 小明你想讓小明變成其中一個星星的名字嗎? 只要一塊錢. 然後撿一個石頭往天上一扔, 看看這顆小明石能不能變成星星, 當然石頭會掉下來, 然後導遊會說小明你不夠虔誠, 再付一塊可以再試一遍. 是不是很裝笑維呢! 以前人的思維真的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阿.

在Star Chamber呆了一會就打原路折返, 經過了一處小漥水聲滴滴答答, ranger說這個是洞窟裡的水時鐘. 遠遠看到前方一處形狀像女人的小洞, ranger打開照明那洞的小燈, 以我們所在的地方看過去就像是一個女鬼影一般. 快到洞口時, ranger告訴我們以前印地安人拿火把進洞, 把牆壁薰的一塊一塊, 黑黑的煙薰在後世的人看來變成一些有意義的圖案, 比如說其中有個圖就像是一個人在追黑熊, 傳說便流傳那時追黑熊追進到洞窟的人最後跟熊一塊變成了圖案. 這些傳說, 無論是真有其事還是以訛傳訛, 都讓人覺得相當有意思. 東西是死的, 但是只要有人賦予他意義, 那麼東西便活了起來.

出了山洞, 一會兒間還不太能適應外頭的溫度, 我和老吳意猶未盡, 相當期待明天的二個tour, 早早回到旅館休息養精蓄銳. 開車離開公園的時候, 竟在路旁看見一隻小鹿, 盡在咫尺機會難得, 趕緊拿相機拍下.



<看不見的人可以去檢查眼睛或是送我一台新相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chaelvia 的頭像
    michaelvia

    S is for .... Stanley

    michae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